最近在读《解密腾讯帝国》,对其中个人觉得比较有触动的地方做个摘录,以便后续查阅,顺便做个分享。
<01>
从前,山上的寺庙有七个和尚,他们每天分食一大桶粥,他们没有任何度量工具,为让每个和尚都基本能吃饱,他们想出了一系列分粥方案。
一开始,他们拟定由一个小和尚负责分粥。但大家很快就发现,除了小和尚每天都能吃饱,其他人总是要饿肚子,因为小和尚总把最多最稠的粥留给自己。
于是,和尚们决定由专人负责分粥改为大家轮流分粥,每天轮一个。可是一周下来,每个和尚只有一天是饱的,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,其余六天都要饿肚子。
专人分粥和轮流分粥都不可取,于是大家提议推选一个公认道德高尚的长者出来分粥。开始这位德高望重的人还能基本公平,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讨好他的人多分,这种方法还是不管用。
和尚们想啊想,最后决定分别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和四人的监督委员会,这样公平的问题基本解决,可是由于监督委员常常会有各种挑剔,而分粥委员又会屡屡据理力争,当互相攻击扯皮达成一致时,粥早就凉了。
所有方案都失效后,和尚们总结教训,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:
大家轮流分粥,但分粥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再拿剩下的最后一碗粥。令人惊奇的是,在这个规则下,七只碗的粥每次都几乎是一样多,就像用仪器量过一样。原来,每个分粥的人都认识到,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一样,他必将拿到分量最少的那碗。和尚们的分粥难题总算完满解决。
<02>
很多时候,我们无法拿出一个漂亮的解决方案,不是因为缺少灵感或是别的什么原因,而是方法不对。其实,所有这些看似棘手的状况背后,都藏着一个普遍适用的应对法则。只要我们不断练习,熟练运用这个法则,就能解决几乎所有的产品难题。
<03>
产品人的日常总是不断遭遇上述问题。如果我们没有一套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,就会在解决问题时出现类似下面的状况:
解决方案全靠灵感、随机呈点状分布,没有说服力;
拆东墙补西墙,这边问题一解决,那边问题又冒出来;
无法正确处理领导或同事对产品提出的意见建议,陷入“被动设计”的局面,做出一个“被需求”的无用产品;
在与竞争对手过招的过程中,被对手的节奏带着走,无法有力回击、走出困境。在产品设计领域,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“问题—拆解—方案—结论”四步法则。其具体操作步骤是:
第一步,定义问题。
通过弄清“问题背后的目标是什么”进而弄清“真正的问题是什么”;如果目标定义得不准确,就会使一个原本可以被回答的问题变得无法解答。
第二步,拆解问题。
将复合问题拆解成可以被回答的元问题;元问题的判断标准是能够直接导出相应的解决方案;拆解过程遵循M ECE法则;
第三步,导出方案。
根据元问题,一一导出解决方案;
第四步,评估得出结论。
比较解决方案之间的优劣,做出取舍、得出最终结论。
上面四个重要步骤中,又数第一步最重要。可以说,90%的方案错误都是因为没找到真正的问题,或是在执行中遗忘、偏离了真正的问题。
<04>
某开发工程师接到的开发任务中有一个UI动效的需求,他研究后发现,要达到需求要求的效果预计会耗费一周左右的开发时间,大大超出了任务的时间预期。这时他面对的真正问题是什么?如果他认为是“时间与任务量不匹配”的问题,他可能会向项目组申请增加开发时长,或增加人力协助等。但如果他能追问下去、看到“UI动效只是表现层,它服务于底层需求,真正的方案是由需求导出的”,他可能就会换一种方式和团队沟通,确认“为什么一定要做它,换一种低时间成本的方案实现另一种效果是不是可以”。同一现象,问对问题,处理方案截然不同。
<05>
耦合即依赖,解耦就是降低模块间相互依赖的程度。
<06>
在交互逻辑清晰的大前提下,能用三步完成的交互就是比四步完成的要更好。毕竟,用户转化=流量×步骤数×每个步骤的转化率。路径越短也就意味着用户最终的转化越高。
<07>
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巴里·施瓦茨(Barry Schwartz)将这种现象称为“选择的悖论”。他提出:更多自由和选择不能带来更大幸福,相反,选择越多,幸福越少。
为证实这点,施瓦茨做了果酱试吃的科学实验。在实验中,他分别摆出6款和24款果酱给顾客随意试吃和购买。结果发现:两种状况下顾客品尝果酱的数量差不多,但提供6款果酱时,购买比例有30%,而提供24款果酱时,购买比例降到了3%。
<08>
每个产品都有属于它的生命周期,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和任务,也拥有不同的用户量级。
<09>
所有这些问题表面看各不相干,本质上都是由目标和风险管理不当所导致的。
图书购买:
腾讯产品法 李立 著 管理实务 经管、励志 浙江大学出版社
【下单链接】https://m.tb.cn/h.UvqyC3M
复制下面淘口令,在淘宝中打开
4Fu????zhi1$XEImdMk2XyM$:// CZ6135,打開/
评论区